为进一步用好本地“活态非遗”资源,培养青少年群体珍惜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的环保意识,9月14日,由九三学社徽州区支社、徽州区科协、区新保中心联合主办,黄山践行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自然之歌工作室)承办的“知水善用”主题科普研学活动在徽州区西溪南村拉开帷幕。
作为2025年徽州区“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的特色项目之一,本次活动依托区内独特的水利遗产资源,聚焦“皖南山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这一核心主题,面向社会公开招募17组亲子家庭。
活动现场,九三学社社员、安徽省最美科技志愿者汪世利首先为大家详细讲解了古徽州灌溉工程设计的历史背景、徽州堨坝如何挡水、圳渠如何引水、古村如何用水等内容,并发布“生产”“生活”“生态”“改进设计”4项活动任务。随后亲子团队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西溪南枫杨林湿地,实地探访素有“江南小都江堰”美誉的雷堨水利工程,近距离观察板凳桥、宝瓶口、拦河坝等智慧设计,了解这座长148米的古坝如何实现“一坝分三河、四季保灌溉”的奇迹。随后,亲子家庭围绕发布的4项任务主题,将实地观察到的圳渠走向、防洪设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元素融入画报,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水利科普手账”,用画笔再现古徽州“一水户田将绿绕”的田园图景,用文字记录堨坝“拦引蓄泄”的科学原理。
今年来,九三学社徽州区支社、徽州区科协充分挖掘区域内丰富的自然和非遗文化资源,先后组织开展了“比邻之翼—认识身边的鸟类朋友”“亲近自然 科学体验(灵山贡米科普讲座及种植)”等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的科普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研学,让科学知识在文化传承中落地生根,切实助力全民科学素质稳步提升。(谢志渭)